• 您好!  欢迎来到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
  • 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 云南学术部成立大会
针刀疗法的起源
来源: | 作者:hanzhangorg | 发布时间: 2018-04-04 | 6185 次浏览 | 分享到:
针刀疗法的起源   一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远在公元前二、三世纪以前的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内
   经》中,已对针灸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有了较系统的载述。针灸疗法应用在临床有文字记载的已
   历两、三千年,它不仅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很早就流传到国外,在全世界已享有盛名。
       在今天,我们所说的针刀学,其渊源于古代的“九针”及其有关理论的指导。也就是说,传统针
   灸学发展到至今已经分成了两大分支学科:一支是人们常认为以“毫针”为主的现代针灸学,另一支
   就是不被人们所注意的以“带刃”针具为基础,并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
   医学学科——针刀学。这些我们只要从针灸针具发展演变进程以及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和碰撞中,就可
   以发现这一点。
                        一、针刀器具的历史沿革 
       针灸针具的发展演变可分为砭石、九针、毫针、现代针等几个时期。针刀在这几个时期中都有雏 
   形,尤其在现代针具阶段,它已成为一支主要代表。
       1、砭石时代
       大约一万四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就出现了医用之石针——砭石。砭石时代是以石代针和以   石代刀。公元前一世纪的《论文解字》一书上云:“砭,以石治病也。” 
      《素问·异法方异论》中曰:“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新石器时代砭石已成为专门的治疗器械,其形状有圆形、尖针形,还有能够切割的刀状砭石,据
  《黄帝内经·太素》云:“气盛脓血聚者,可以砭石之针破去也。”
     可以看出,砭石不仅具有针刺、按摩和叩击作
   用还有刀的作用。砭石的应用经历了漫长的年代,直到公元前后的战国和秦汉时代仍有使用,例如:
   山东微山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还有神话般的扁鹊用粗的砭石行针的图形。
       2、九针时代 
       商周时代发明了冶炼技术,出现了青铜器,冶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针刺器具的发展。约在公元
   前十几世纪,开始出现了金属针。
      最早的金属针是用青铜制造的,
后来,由于冶炼技术的迅速
   发展,青铜针没能普及,就被铁(钢)针所代替了。另外,针的形状种类也不断增多,发展完善成为
  “九针”,其功能也各不相同。 
       公元前的古医籍《灵枢》中记载了“镵针”、“圆针”、“铍针”、“锋针”、“鍉针”、“圆
   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九种,即称为九针。 
       九针是应病情需要选择针具的形状、大小而产生的。在九针中,镵针、锋针、铍针和长针是带刀
   刃的,其中铍针形状像剑,主要用于排脓;锋针其刃三隅,即三面有刃,刺入后,对组织有切割和分
   离作用;镵针对皮肤表浅刺激;长针和大针对深部微细组织有切割作用。它
   们都可说是当今各种针刀的雏形。  
       3、毫针时代
       九针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其镵针被梅花针取代,锋针被三棱针取代,铍针被手术刀取代。其它
   针具的治疗作用几乎统一由毫针所取代了,以致于人们习惯上认为:针灸治疗是
   以毫针为主的治疗,
其原因如下:
       其一:以经络学说为主导的针灸向着内科治疗领域发展,并取得了很大收获,使得毫针的治疗在
   此方面有着很大领地。
       其二:由于经络学说的束缚和解剖知识的不足,带刀刃针具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深入体内可能造
   成重要组织或器官的损伤,加之带刀刃的针具有创伤,故此被较安全的梅花针和三棱针所取代,以减
   少锋利带刃器械对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的损伤。
       其三:毫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针法。如:青龙摆尾、白虎摇头等等,这些针法变化主要是用来弥
   补毫针刺激量的不足,以求“得气”。
       针灸发展至清朝后期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理论支持,加之封建思想影响(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
   道)和西医冲击,使针灸发展受到很大局限,民国时期甚至于1929年2月24日通过了废止中医案。
4、现代针具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针灸得到了保护和支持,此时,带刀刃的针具在临床上也得
             以极大的发展和创新,并从传统的九针中分离出来,即形成了两支——现代针灸器具和
             针刀器具。
            1)、现代针灸器具
                    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古典针灸学吸取了现代神经、生理学说的内容,使经络
                 、穴位赋有神经学的意义,从而得到长久发展,其针灸治疗器具也有很大创新,进
                 一步发展了皮肤针、
            
委员输入名称搜索  问题联系:王俊杰18211189850


更多+
学术部组织结构公示
更多+

汉章针刀名医工作室